欢迎进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今天是:

媒体报道

产教“双向奔赴” 城校“共生共荣”

时间:2025-03-21 供稿单位: 点击:10

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药与化工新材料学院一楼,有一条不太起眼的走廊,通过智慧认证后走进廊道,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一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GMP教学实训工厂,江苏省固体制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就建在其中。固体制剂实训车间有8个主要功能区,全部按照扬子江药业集团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工艺流程实际布置。

该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郑怡宁是这里的“常客”。不久前,在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数字化药品生产赛项决赛(高校组)中,她和同伴获得全国一等奖。“药品原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制粒等流程进入压片环节后,我们要调节仪器的装量和压力,满足片重、硬度要求,压好的片剂要进行重量差异、脆碎度等检查。”她叙述着操作规范,手上动作不停:“平时上课,我们要在这里多次实操。”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的主导产业之一,这座实训工厂正在为该产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泰州职业教育正加速奔跑,以教促产、以产兴城,助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泰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说。

政府搭台,校企“牵手”——

学校办在开发区,专业设在产业链

作为江苏最年轻的设区市之一,泰州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连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近年来,该市持续做强大健康、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地标性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代表“晨光力量”的未来产业,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在“大海新晨”产业全面崛起、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泰州抓准时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构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聚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

靖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不仅有高技术船舶、汽车配套、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传统主导产业,近年来又引进大飞机、大健康等新兴产业。2019年,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校址就在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科教产业园中。

“学校依据靖江经济结构特点,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等一批品牌和优质专业。”靖江中专校校长顾卫国介绍说,学校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更好地服务当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专业组成,瞄准靖江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电机电器和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3年来产教“双向奔赴” 城校“共生共荣”,泰州新增生物制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急需中高职专业21个,调整优化专业33个,中高职学校专业设置与泰州主导产业吻合度达88.6%。

“我市初步构建起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有机互补的创新生态体系。”泰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殷荣安介绍说。瞄准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原则,泰州职业教育遴选67个市级产业学院建设点,重点发展大健康、现代智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布局不断优化。

紧密协同,优势互补——

企业“搬进”校园,师生走进车间

主干专业对接多个国际国内通用行业企业先进职业标准,成立凤凰AHK机电技术学院、联想工程师学院、智翔移动互联技术学院、中德诺浩汽车技术学院、歌德电商技术学院等产业学院,每个产业学院对接一个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拥有1到2个国际国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步伐扎实。“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培养、课程及资源开发、教学改革及管理、基地运行及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该校党委书记、校长毛金余说。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必由之路。在专业匹配产业的基础上,泰州在主干专业全面推行学徒制,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对接主导产业的产业学院、职教集团等,并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69家,持续拉近校企之间的距离。

“我们根据校方教学进程,结合企业实际和实操经验开发实操课程。”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冯明明说。蓝思精密是第5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020年起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启“雏鹰计划”,推动工学一体发展。目前,共有215名学生通过选拔进入“雏鹰计划”蓝思智能制造班,其中39人在学徒期晋升企业助理工程师。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开办5个校企合作冠名班,700多名学生慕名加入。

产教融合一方面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企业自身发展。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州正式投产前,就和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有过数轮磋商。学校优选76名学生到河北长城集团徐水工业园实习,并作为长城汽车投产后的首批员工入职。企业落地泰州后,该校“招生即招工”,每年输送一批学生至长城集团实习,双方互派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合作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而在兴化,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唐刘兴东不锈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服务兴化“不锈钢之城”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服务地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泰州特别打造“泰企通”平台,与扬子江药业集团、长城汽车泰州分公司深度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培养,并同步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每年完成社会培训量超过10万人。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联合办学,与陕西省永寿县职教中心、旬邑县职教中心,甘肃省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培养技能人才近2000人。

聚合资源,深度联动——

“政行校企”同行,激发发展动能

早班上工,靖江市新世纪液压件制造有限公司工人顾红军在机器轰鸣中开始一天的工作;上午上课,靖江中专校机械工程系高职2021级数控班学生朱天赐和同学们的课程任务是在机床上实操练习;同一时间,靖江当地托育机构教师羊丽君带着幼儿前来了解基本消防技能……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靖江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发生。

“实训中心是我校下设的事业单位,是靖江市委、市政府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和校企资源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兼具生产、教学、培训、研发等多种职能。”顾卫国说。2023年,靖江启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实验区建设,“政行校企”联动,建设8个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示范性产业技能培训基地、托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启动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改革实验区,是泰州促进区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近年来,该市集聚多方资源,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向深,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的同时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3年,为顺应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人才全面发展需求,泰州依托中国医药城,由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扬子江药业集团牵头,相关政府部门以及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7所中职学校和43家规模企业,共同成立泰州市域大健康产教联合体,加快构建“政行校企”多元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了解到,依托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由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管委会组织,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泰州市海陵区政府、泰州市教育局、泰州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成立的泰州市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已经投用。联合体打造种业创新园,水禽育种中心和水稻育种中心,水禽良种繁育区、水稻良种繁育区和产业融合区,为海陵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

“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任重道远。”万永良表示,泰州将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高水平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贡献职业教育的“泰州范式”。





Add: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天星路8号
Tel:0523-86662914
Copyrigh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公网安备 32120502010055号 | 苏ICP备15055167号-1